30年期国债期货一度创上市以来最大跌幅,三大抛售力量显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唐曜华深圳报道
“都在跌,连存单都在跌,这一轮急跌明显相比4月、6月更恐慌。”9月29日,某债券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
近期包括降息降准在内的超预期政策频出后股债表现“冰火两重天”,一边是股市4天大涨12.32%,另一边是债市恐慌急跌,9月26、9月27日中证全债指数两天累计下跌0.64%,9月27日国债期货集体大跌,30年期国债期货创上市以来最大跌幅。9月29日债市继续下跌,部分银行二永债收益率上行超30个基点。
据了解,目前债市抛售力量包括一些止盈盘、卖债买股的资金、预防性抛售等,比如有一些理财公司为了避免债市波动对理财产品净值造成较大的影响,提前抛售了长久期债券。
“我们觉得宏观上还是股债跷跷板效应,‘9.24新政’之后大家觉得政策要大转向了,然后前期债市利率下得挺快,把降息预期都打进去了。微观上我觉得就是债市获利止盈的,尤其之前权益不好很多权益基金拿长债做对冲,明天又是9月30日即三季度最后一个交易日,他们是最有动力把债卖掉去做一把股票。”一位保险机构人士分析认为。债市再现恐慌急跌
与今年4月、8月债市调整,多位市场人士认为此次急跌幅度明显更大。尤其长债跌幅更大,9月27日国债期货全线大跌,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跌幅一度超过3%,创上市以来最大跌幅!收盘时跌幅依然达2.56%,26日、27日短短两天累计下跌3.36%。
“上一周这种市场波动,三天的波动差不多相当于过去几个季度的波动了。”上述机构人士对记者表示。
长期限利率债收益率出现快速上行。9月29日股市休市,债市还在继续下跌,Chioce数据显示,比如剩余期限28.07年的“22附息国债24”,短短3个交易日收益率已从9月25日的2.18%快速上行至9月29日的2.45%。信用债收益率上行幅度也不小,Chioce数据显示,9月29日不少信用债收益率上行超过15个BP,长期限跌幅更大。比如剩余期限5.98Y+5Y的“20中国银行二级02”29日收益率上行31个基点。
据了解,目前抛售债券的资金包括机构止盈盘、部分基金卖债券增加股票头寸、发现债市要跌担心冲击产品净值同时预防赎回而卖出的机构资金等。“尤其是股票和债券都能配置的基金经理,比如固收+基金,可能卖债买股的倾向比较明显。”上述债券基金经理告诉记者。二永债被抛售主要是因为流动性相对较好。
某理财公司资深投资经理告诉记者,为了避免债市冲击导致理财产品净值波动幅度较大,一些理财公司已经提前卖出长债,卖长配短,以降低债市波动对理财产品的影响。会否再次出现“负反馈”?
今年以来每次降息后债市大多出现上涨,为何此次反而出现大幅调整?
多位受访人士认为,这可能跟“股债跷跷板”效应有关,也跟近期超预期稳增长政策发布后市场预期发生改变有关。此外目前接近季度末,止盈盘也有足够的动力先抛售观望以保住三季度较好的业绩。
“超预期政策发布后,市场对中长期经济预期趋于乐观,因此长债被抛售,长债收益率明显上行。”上述理财公司资深投资经理接受记者采访时称。
而短债主要受货币政策影响,目前货币依然宽松的环境下,短债表现略好于长债。这也使得债市收益率曲线通过市场自发调整出现此前监管机构期待的陡峭化形态。
至于后续债市何时止跌,接受采访的机构人士认为,后续政策力度是否超预期、央行会否采取措施安抚市场、赎回负反馈会不会出现等均可能影响债市后续走势。同时在目前资产荒的背景下,债市收益率上行到一定幅度,预计包括保险资金在内的长线资金或者其他配置盘资金可能入市。
招商证券研报认为,上周稳增长政策频出,力度超市场预期。强预期对于债市冲击持续性有待观察。首先要看经济是否如预期修复。其次,要看短期债市赎回负反馈情况。短期由于债基有赎回压力,而债基之前配置了较多的长久期债券,这会在短期给长久期债券带来负面扰动。
负债端稳定的保险资金被认为可能在债市下跌一定幅度后入市配债。据德邦证券研报测算,目前10年、30年国债2.20%和2.40%左右的点位均已突破了保险8-9月份的平均持仓成本线(2.13%和2.30%),而8-9月正是保险大幅加仓超长债的时间段。今年保险8-9月的长国债/超长国债净买入占比占今年以来的58%。
至于理财产品会否出现再次出现类似2022年11月的赎回负反馈现象,目前理财公司在提前预防和应对负反馈方面已相比2022年有相对更充足的经验,理财产品整体配置现金及银行存款等高流动性资产的比例不低,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6月末,理财产品投资现金及银行存款比例为25.3%,仅次于债券。此外,据了解,部分理财产品提前抛售长债或通过国债期货对冲债市下跌风险等措施也可能减少债市急跌带来的冲击。
记者从部分理财公司了解到,目前一些理财公司也在关注理财产品净值波动情况以及投资者对净值波动的反应,部分理财公司着手安抚投资者的工作。由于理财产品净值披露有时滞性以及此前理财产品积累了盈余,通常投资者对净值波动的反应也相对滞后。从2022年11月那一轮债市波动投资者赎回的特点来看,投资者大多在净值下跌持续一周以上才会采取行为。
0人
- 每日推荐
- 股票频道
- 要闻频道
- 港股频道
- “机构举报游资”?传闻求证:不实
- 国家统计局: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主要经济指标回升明显
- 宁德时代自研机器人并接触多家外部公司
- 机构论市:AI催化下影视、游戏板块或迎业绩+估值双重修复
- 鲍威尔放鹰:美联储无需急于降息!
- 中信证券:资产保值增值为股市客户核心痛点 高客与大众需求明显分化
- 腾讯推出AI搜索ima 机构看好科技产业围绕AI展开(附概念股)
- 11月15日盘前停复牌汇总
- 大模型祛魅 AI应用时代脚步临近